Go 语言中,`switch` 语句的贯穿(fallthrough)特性在某些情况下是很有用的,它允许在某个 `case` 执行完毕后直接“流过”到下一个 `case`,而无需显式地编写一个 `break` 语句。然而,Go 的设计者默认倾向于避免过度使用这一特性,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 **代码清晰性**:使用 `fallthrough` 可能会使代码的意图变得不那么清晰。如果读者不熟悉 `fallthrough` 这一特性,或者未充分理解该段代码的上下文,就可能会产生困惑或误解。清晰明了的代码结构比利用特定语法技巧更重要。
2. **设计哲学**:Go 语言的开发哲学是保持语言简洁明了、易于学习和使用。在 Go 语言中,倾向于提供清晰和直观的语法和语义,而不是复杂的语法特性。避免过度使用 `fallthrough` 可以减少这种复杂性。
3. **防止错误**:不使用 `fallthrough` 可以减少一些潜在的错误。例如,如果一个 `case` 后面本不应该有 `fallthrough`,但程序员忘记了写 `break`,那么就可能导致意外的行为。通过默认不使用 `fallthrough`,可以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。
4. **可读性优于可写性**:虽然 `fallthrough` 可以使某些代码更简洁,但牺牲了代码的可读性。在 Go 语言中,更注重的是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因此,即使 `fallthrough`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代码更简洁,但为了保持代码的清晰和易于理解,还是建议避免过度使用它。
总的来说,虽然 `switch` 语句中的 `fallthrough` 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便利,但为了保持代码的清晰性和可读性,Go 语言的设计者建议谨慎使用这一特性。如果需要处理多个相似的 `case` 逻辑,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式来组织代码,如函数、结构体或更高级的逻辑处理方式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