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身事内,破除理论执念,以“同情之理解”的视角,不脱离政府谈经济。
中国经济加速赶超的过程中,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,政府主导投资,动员调配资源,深度介入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,同步推动市场机制建立健全。实现有效市场后,从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。
本书分为“微观机制”与“宏观现象”上下两篇。上篇探讨了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、决策与行事逻辑、经济行为背后的财税收支、招商引资、产业政策等,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,呈现出一个政治经济体的运作机制。下篇探讨了房价、城市化、贫富差距、债务、经济结构、贸易冲突等,解析宏观经济现象。既有波澜壮阔,又有暗潮汹涌,主角始终是“政府”和“政策”。解释了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,涉及“怎么办”时,则重点分析现状与面临挑战,并以此解释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。毕竟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,比了解“我”认为应该怎么办,确实重要得多。
作者认为,对于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,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“发展”的观念。一方面,要理解发展的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,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适合我国;另一方面,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,若不推进改革,此前的经验也有可能会成为负担或者陷阱。真正认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,认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,不是强调政府主导模式的万能,而是客观认识中国政府的“制度禀赋”和“顺势而为”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,中国经济的体量和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不仅是当前的经济结构与国内外环境的要求,也与多年来资本市场和法律机制的建设水平相符。
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、具体的。常识比理论更重要,坚持底线比追求伟大更重要,健全的现实感比缥缈的情怀更重要。现阶段,公平比效率更重要。过去的40年中的一切成就源自强有力的“制度优势”,源自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勤劳奋进的人们,也源自“实事求是”的精神。未来的稳定通达更需贯彻好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调整投资决策和调配资源的体制,增加居民的收入与消费,缩小贫富差距,是“中国特色”的题中应有之意。让老百姓生活过得好一点,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